當好幾件“大事情”在同一天集中發生的時候,這一天本身就具備了某種“不可抗”的力量。
近日,韓國新能源市場分析公司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,8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0.8GWh,國產寧德時代以2.8GWh的裝機量力壓韓國LG化學排名全球第一。
10月12日,寧德時代股價繼續上漲。截至收盤,寧德時代收盤價為234.78元,當日累計上漲4.41%,收盤價、總市值(5469.1億)均創新高。
與9月30日收盤209.20元/股、市值4871億元相比,短短兩個交易日,寧德時代的市值暴漲598億元。截止14日,寧德時代市值達到5589.6億元,再創新高,坐穩創業板市值第一高的公司。
寧德時代“爆棚”了,而就在12日同一天,老對手LG化學也爆了。
10月12日,來自韓國國土、基礎設施和交通部的調查表明,近日,現代科納電動汽車頻頻出現的起火事件可能是“電池缺陷導致電池內部短路”造成的。
科納的電池由LG化學提供,令LG化學質量口碑備受爭議。截至目前,根據現代汽車統計,各地已報告13起涉及科納電池的火災事故。
兩大電池巨頭在同一天經歷的一喜一悲,讓人不禁感慨,這就是命運的力量。
“我對于寧德時代總裝機量重回全球第一比較有信心,主要原因是其在特斯拉車型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不斷放量?!敝嘘P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、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在接受創業邦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
重回寧德“時代”
得特斯拉者得天下
屋漏偏逢連夜雨。
質量危機事件令LG化學的質量和口碑備受爭議,而LG化學全球動力電池的冠軍寶座也搖搖欲墜。
SNE Research 發布的數據顯示,LG化學今年1-8月的合計裝機量依然高于寧德時代,但雙方市場份額僅相差0.6%。今年1-8月,LG化學以15.9 GWh裝機量位居全球第一,市場份額為24.6%;寧德時代以15.5 GWh的裝機位居第二,市場份額為24%。
寧德時代要乘勝追擊,國產特斯拉是關鍵。
10月1日,特斯拉宣布其國產Model 3的入門車型——標準續航升級版的NEDC續航從445公里升級至468公里,同時售價從27.1萬降至24.9萬元,降幅超過2萬元。
中信證券指出,10月1日起,國產特斯拉Model3標準續航版入門價格降至25萬元以內是其年內第三次降價。預計本次降價根源于供應鏈本地化以及新裝載寧德時代磷酸鐵鋰(LFP)電池。
中信證券認為,另一個層面看,國產Model3此次調價后價格已經低于美國,顛覆了燃油車企長期以來的定價模式,充分體現了中國電動化的制造能力及成本優勢。
據悉,2019年三元鋰電池電芯市場報價在900元/KWh左右,而磷酸鐵鋰電池電芯的報價在700元/KWh左右,以續航468km的國產特斯拉Model3標準續航版車型為例,電池能量約為52KWh,采用磷酸鐵鋰電池至少能便宜10000元。
“此外,國內新能源車市已明顯回暖,歐洲等國際市場增量也值得期待,各種利好政策支持下,今年新能源汽車的出貨量比較樂觀?!?/span>
國內方面,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,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2.5萬輛,同比增長99.6%。其中純電動汽車的批發銷量為10.2萬輛,同比增長105%。
歐洲市場方面,根據歐洲汽車制造業聯盟(AECA)最新數據,9月,德國、英國等九國新能源汽車注冊量合計13.3萬輛,同比上升195%。
歐洲市場方面,根據歐洲汽車制造業聯盟(AECA)最新數據,9月,德國、英國、法國、挪威、瑞典、葡萄牙、意大利、瑞士、西班牙九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上升,注冊量合計13.3萬輛,同比上升195%。
中國與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不斷增長,未來將為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裝機量提供更多的增量空間。
“相對來說,來自外資品牌電池企業的發力以及二線品牌企業的加速追趕,給寧德時代帶來的壓力更大一些?!庇谇褰谈嬖V邦哥。
作為特斯拉的三大電池主供應商,LG、松下、寧德時代早已展開了“特斯拉爭奪戰”。
2019年9月,LG 化學已在其位于中國南京的工廠開始批量生產Tesla Model 3的鋰離子電池。據悉,LG化學正在投資約10億美元,擴建其在南京的電池工廠。
今年7月,特斯拉想要從LG化學獲得更多的電池供應,以滿足Model 3和Model Y等車型持續增長的的需求,LG化學隨即考慮在旗下其中一家韓國工廠為特斯拉生產電池。
不過,松下與特斯拉的“感情”似乎更加穩定,與特斯拉在電池業務上進行了長期綁定。
6月17日,特斯拉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中披露,已在2020年6月10日與松下簽訂了一項為期三年的鋰電池供貨和定價協議,該協議涉及松下在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和供應。
松下是特斯拉長期的電池合作伙伴,四年前雙方成立的合資公司——內華達州超級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工廠。兩家公司不僅合作開發用于特斯拉電動汽車的電池,在2016年還成立了太陽能電池合資公司。
從數據上看,松下追趕寧德時代的腳步也更為迅速。
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,1-8月,松下的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 12.4GWh,市場份額為19.2%,緊追排名第二的寧德時代。
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,1-8月,松下在中國市場的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.71GWh,市場份額為6.2%,名列第四。
可以預見,在未來幾年中,在全球和國內動力電池市場,松下將成為寧德時代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。
追趕者與“反水”的主機廠
要想自己跑得快,就得讓“馬兒”吃夠草。
2011年曾毓群創辦寧德時代后,寶馬與寧德時代成立了100多人的電池聯合開發團隊,為“之諾1E”設計出了一款動力電池。
隨著“之諾1E”的成功推出,寧德時代正式成為寶馬集團在大中華地區唯一的電池供應商,成為國內首家成功進入國際車企供應商體系的動力電池企業,為其后期飛速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2015年和2016年,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連續排名全球前三,2017年更是以11.84GWh的裝機量超越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松下,問鼎全球第一。
內燃機時代,傳統主機廠將三大件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新能源車時代,包括動力電池在內的三電核心技術,主機廠同樣不想受制于人。
從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裝機量被LG化學反超,到8月份重奪單月裝機量第一,寧德時代完成了從領先者淪為追趕者,再從追趕者躍升為領先者的身份轉換。
然而,再度成為領先者的寧德時代,除了要面對追趕者們的強力挑戰,還將面臨潛在的主機廠“反水”壓力。
目前,寧德時代與寶馬、特斯拉、奔馳等20余家車企建立了合作關系。不過,近年來,主機廠們在動力電池領域動作頻頻,試圖進一步掌握動力電池核心技術。從大眾投資國軒高科,吉利、長城紛紛建立自己的電池工廠,到特斯拉決定自建電池工廠,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。
這些未來可能“反水”的主機廠,都將是寧德時代繼續擴張的隱憂。此外,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比亞迪,其“刀片電池”將成為寧德時代CTP技術(無模組技術)的強力對手。
在于清教看來,為降低供應鏈風險,未來隨著可選擇的優質供應商增加,主機廠會逐漸降低對寧德時代電池的采購比例,但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擴容,采購量預計不降反增。此外,由于品質與產能優勢明顯,也會有更多主機廠跟寧德時代合作,主機廠的“反水”壓力,對于寧德時代來說應該不成問題。
經創業邦梳理發現,2019年,寧德時代有3筆供貨期在2022-2031年的海外電池訂單,為動力電池的裝機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2019年2月,寧德時代與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簽訂合作協議,在2027年前,寧德時代將向本田保供電量約56GWh的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。
2019年5月,寧德時代與沃爾沃簽訂動力電池合作協議,未來十年內,寧德時代與LG化學將為下一代沃爾沃汽車和極星(Polestar)車型供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鋰離子電池。
2019年11月,寶馬汽車宣布與寧德時代的訂單從2018年年中的40億歐元增加到73億歐元(約合569億元人民幣),合同有效期將從2020年延長至2031年。
可見,主機廠與電池廠之間的“相愛相殺”,也同樣是一場“好戲”。
日韓PK國產,鹿死誰手
隨著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全面開放,LG化學、松下等外資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回到國內市場,以寧德時代為首的國內電池企業將面臨嚴峻挑戰。
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,1-8月,兩家外資電池企業LG化學與松下的市場份額分別為9.9%和6.2%,合計占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份額達16.1%。
然而,無論是國內電池企業還是外資電池企業,在成為電池大王的道路上,都要翻越三座大山:安全、產能、成本。
在安全方面,發生“自燃”事件的不止是LG化學,一些國內電池企業也“火”了。
今年5月到8月,搭載寧德時代811電池的廣汽新能源Aion S車型發生了三起自燃事件。今年5月,一輛搭載比亞迪三元鋰電池的秦Pro EV在位于深圳市的某公共充電站發生自燃。
高工產業研究院(GGII)根據公開報道不完全統計,2020年上半年國內共發生電動汽車起火事故20起,較去年同期下降31%;涉及車輛數目28輛,較去年同期下降22%,雖然國內電動汽車起火事故跟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,但行業安全問題仍不容忽視。
產能方面,以寧德時代為首的國內電池企業背靠中國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,再加上政府端的各項補貼政策,擁有天然的主場優勢。
于清教指出,中國仍是未來新能源汽車主要的增量市場之一,外資電池企業的產能跟國內電池企業相比,產能釋放速度相對較慢,自主品牌的主場優勢明顯,但走出去的步伐有待加快。
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曾表示,雖然電池白名單去年6月正式取消,意味著外資電池廠進入中國市場連名義上的障礙也沒有了,但他們還需要時間適應中國市場。
“所謂的適應,比如說與車企的貨款支付方式,海外市場與中國市場就有顯著不同,日韓電池廠最近一年來國內訂單寥寥無幾,就是不適應中國市場情況?!蹦略硎?。
在2016年工信部發布的符合《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》企業目錄中,日韓系電池企業均未入選。也因此失去了中國車企的動力電池訂單。
于清教曾表示,近年來動力電池成本的下降速度已經超預期,目前整個產業鏈正向高品質、高端化發展,整體降價是肯定的,但降幅會慢慢變小一些。未來的競爭將主要集中于技術、資本、資源等多方位的博弈。
“外資電池企業競爭力較強的只有LG化學、松下、三星SDI、SKI等少數幾家,且在華的電池企業規模與我國的頭部企業相比,目前不算特別大,它們在華產能大規模釋放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,自主電池品牌需抓住這一窗口期,全方位提升自身競爭力,爭奪更多市場份額?!庇谇褰陶f。
寧德時代CATL歐洲區運營總經理陳國城(右)
在德國“BattLife”項目啟動儀式上
不難看出,與外資電池企業相比,國內電池企業在產能和成本方面均有一定優勢,在通往電池大王的道路上已領先一個身位。
從當前產能規模來看,寧德時代>LG化學>松下>三星 SDI。寧德時代擁有較大的產能規模,2020年預計產能將達到116.5GWh;LG化學產能規模次之,2020年預計產能規模預計將達到109GWh。松下和和三星受限于“大公司,小部門”,整體二次電池業務方面投入較低,因此在產能方面處于落后。
寫在最后
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表示,在電池技術相當的前提下,國內企業能做到成本更低,這就是優勢。
未來,擁有主場優勢的寧德時代或將成功逆襲,抑或是與LG化學依舊勝負難分,但中國電動化的制造能力及成本優勢將是“大國重器”力量的最好詮釋。
【免責聲明】文章為轉載內容,不代表江蘇葑全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立場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存在問題,請于本文刊發30日內聯系我方進行刪除事宜。
地址: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鐘書路99號國金中心61樓
總機:0510-85802266
郵箱:fc@fengchuenpower.com
TOP